3月28日至30日,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、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、杭州师范大学、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的“第五届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”在杭州举行。外交部拉美司参赞、二级巡视员杨世俊,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博士,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、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罗林,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、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刘鸿武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报告。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、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,围绕“如何研究全球南方”主题探讨新时代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,助力我国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。
开幕式上,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高玉兰代表学校致辞。她指出,淮北师范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出色的办学成绩,区域国别学目前是安徽省该学科首个一级学术学位硕士点,2025年已纳入招生目录。该学位点师资队伍结构合理,梯队培养效果明显,实施校地企“三位一体”(UGS)协同育人模式,致力于培养“国别通、区域通、领域通”专业人才,推动安徽与“一带一路”、亚欧、南美主要贸易伙伴的文明交流与经贸合作,统筹高校学科发展、人才培养、智库建设的“三位一体”作用,积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,推动国际效能格局创新,用知识与学术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。
外国语学院、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相关老师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,并在平行论坛进行了主题交流发言。
(文:杜明业 /图:曹永法 /审核:王红卫 /审校:戚跃 李书影)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