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外国语学院收到西湖镇大许村驻村工作队、中共西湖镇大许村总支委员会、西湖镇大许村村民委员会联合发来感谢信,信中盛赞我院“小雨滴”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派出的“小滴化雨 育禾大许”实践团队为乡村教育与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今年暑期,“小雨滴”团队的杨欢等6名大学生带着“文化传承与乡村教育”的主题走进大许村。他们不仅精心策划青少年暑期课堂,为村里的孩子们开设课业辅导、兴趣拓展等课程,更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家中,围绕产业发展、文化传承等乡村振兴关键课题开展调研,用脚步丈量乡土,用专业服务乡村。这份跨越城乡的青春担当,让大许村深受感动。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实践团队成员辛勤付出的肯定,也彰显了我院实践育人工作的成效。感谢信还特别祝愿外国语学院“各项事业蓬勃发展,再谱华章”。
这封感谢信的背后,是“小雨滴”十二载的坚守与成长。自成立以来,“小雨滴”的足迹已遍布皖北乡土。从最初的“星星之火”,逐渐成长为深耕乡村教育的“主力军”,累计授课超2000次,786名大学生志愿者接力参与,服务留守儿童,这份坚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此次大许村的感谢,不仅是对一次实践活动的肯定,更彰显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成效。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载体,“小雨滴”将始终坚守“我愿做小雨一滴,在希望的田野上洒下甘霖”的初心誓言,始终将“服务国家、服务社会、服务人民”作为青春坐标,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。
(文、图:“小雨滴”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/审核:王宇/审校:储常胜/终审:李鑫)
用户登录